Search

經濟委員會中,我提出綠能發電多元性和發電廠等設施的回饋機制等兩個質詢方向。

(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經濟委員會中,我提出綠能發電多元性和發電廠等設施的回饋機制等兩個質詢方向。

(1)綠能發電多元性的部份,以日月潭淤積為例,過去台電曾對淤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,解決淤積之餘,還能發展綠能水力發電。

當時的方案建議在目前伊達邵的位置,做一個山洞讓淤積的水流排出,同時在排出過程中,發揮水力發電的功用。

我強烈建議經濟部應該重新評估此案,並以此案為開端,研討運用台灣高低懸殊的地形,進行多元綠能發電──尤其是「 #微型水力發電」的可能性。

(2)關於發電廠的回饋機制,我則建議未來納入民眾、民間團體的參與機制。

現在的回饋金發放的區域,仍是以電廠或高壓電線所在縣市來思考,但污染是會移動的。

像是7月11日,許多彰化鄉親來到立法院,就是因為台塑集團下的 #台化,長期在彰化市中心型 #生煤發電,造成的空氣污染範圍非常廣、危害也相當嚴重。

我要求經濟部必須確立監測與評估的機制,評估的項目中更須納入全體人民的健康、安全等項目。避免台化的案例再度發生!


Tags:

About author
我是蔡培慧。來自南投縣魚池鄉,曾任第九屆立法委員,積極耕耘基層,和鄉親站在一起。 我的夢想:突破當前的結構枷鎖,為農民、農村、農業、農地腳踏實地認真做事。 為了完成這個夢想,我願意用盡一切方式,組織於我如是,街頭於我如是、學院於我如是,走入政治場域,於我亦如是。 對我來說,各種實踐方式對於社會的貢獻,都該被等量齊觀,只要能為「農」做一件事,我願意嘗試各種施力位置,只為親手重砌被毀壞的土牆,復振在地經濟,讓參與農村工作的兄弟姊妹、朋友伙伴都能抬頭挺胸、互惠共好。
我是蔡培慧,在日月潭頭社長大,是南投的女兒,曾任第九屆立法委員,積極耕耘基層,和鄉親站在一起。 我要腳踏實地的為農民、農村、農業、農地認真來作伙打拼。
View all posts